显示页面讨论修订记录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。您可以查看源文件,但不能更改它。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,请联系管理员。 ===== 盆景百科 ===== {{:其他图片:logo.jpg?nolink |}}在这知识碎片化的网络时代,专注一个能让任何**盆景爱好者**、**从业者**参与的有料的专一的盆景百科知识网站!收录整理与盆景有关的知识!\\ <wrap em>欢迎您参与[[jdhlp2010@hotmail.com|投稿]],创建、更改、修复百科词条,丰富网站内容!</wrap>\\ ==== 盆景 ==== 盆景,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,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。 它以植物、山石、土、水等为材料,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,在盆中典型、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,达到缩地成寸、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,同时以景抒怀,表现深远的意境,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。\\ \\ 盆景一般有[[盆景分类:树木盆景:关于树木盆景|树木盆景]]和[[盆景分类:山水盆景:关于山水盆景|山水盆景]]两大类,盆景是由景、盆、几(架)三个要素组成的,它们之间相互联系,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。人们把盆景誉为"立体的画"和"无声的诗"。\\ 按材料的性质分[[盆景分类:树木盆景:关于树木盆景|树木盆景]]和[[盆景分类:山水盆景:关于山水盆景|山水盆景]]两大类。\\ * 树木盆景常以老树桩加工而成,故有树桩盆景之称。日本称盆栽,英译为bonsai。盆中以树木为主题,配以山石、草苔、摆件,表现山野孤木或茂林的意境。 * 山石盆景以山石为主题,石上种树点苔,放置摆件,表现出名山大川风貌。此类盆景多置于浅水盆中,故又称山水盆景或水石盆景。 * 按大小规格可将盆景分为特大、大、中、小、[[盆景分类:杂类盆景:微型盆景|微型]]五类。山石盆景以盆的长度来衡量,树木盆景以树木的根颈部至树梢的直线长度衡量。凡树高或盆长在150cm以上的为特大型,80~150cm高的为大型,40~80cm为中型,10~40cm为小型,10cm以下为微型。特殊规格的盆景,如有的树桩虽矮但树干极粗壮,或山石盆景中的超长盆等另当别论。 * 近年来盆景又有创新,创作了可悬挂在墙上的挂壁盆景和用其他器皿代替盆的[[盆景分类:杂类盆景:异形盆景|异形盆景]](又称杂类盆景)。 <box 100%> {{ :其他图片:gg2.jpg?nolink |}} </box> <WRAP group> <WRAP half column> ==== 起源 ==== 盆景源于中国。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(建于706年) 甬道东壁绘有[[盆景文化:历史文化:盆景历史|侍女手托盆景]]的壁画,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。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。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、陆游、苏东坡等,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。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,取法自然,称“些子景”。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,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。“盆景”一词,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《考盘余事》。20世纪50年代以后,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、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,并成立了盆景协会,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。[[{}盆景文化:历史文化:盆景起源|更多...]] </WRAP> <WRAP half column> ==== 分类 ==== 盆景一般分为[[[[盆景分类:树木盆景:关于树木盆景|树木盆景]]和[[盆景分类:山水盆景:关于山水盆景|山水盆景]]两大类。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,又可分为观枝、观叶、观果和观花4类;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、水、土作材料,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,以土、 石为主的为旱盆景,水、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。\\ 现在,人们根据造景的主要材料及其他基本要素,将盆景划分为①[[盆景分类:树木盆景:关于树木盆景|树木盆景]](又称树桩盆景)、②[[盆景分类:山水盆景:关于山水盆景|山水盆景]](又称水石盆景)、③[[盆景分类:山水盆景:水旱盆景|水旱盆景]]、④[[盆景分类:树木盆景:附石盆景|附石盆景]]、⑤[[盆景分类:杂类盆景:微型盆景|微型盆景]]、⑥[[盆景分类:杂类盆景:异形盆景|壁挂盆景]]、⑦[[盆景分类:杂类盆景:异形盆景|异型盆景]] [[{}盆景分类:首页|更多...]] </WRAP> </WRAP> <WRAP half column> ==== 历史 ==== 唐、五代宫廷流行于庭园种树、造景,促使花木种类与栽培技术日益发展。宋代宫廷、文人讲究生活情趣,喜莳花养石,以花台湖石造景,盆池植栽花木,罗列园林轩室中,专供观赏或装饰。明、清时期,盆景制作与赏玩空前盛行,花木(林木、花卉、观叶、草本)品类繁多,盆钵选择多样化。\\ 盆玩依其取材和表现形式,大致可分“山石盆景”和“花木盆景”两类,取景、构思皆需注重画意,充份表现文人雅士的审美观。而历代画家借由笔端写生之妙,在方寸盆中再现自然,赋予花木美感的内涵,也更提升艺术观赏价值...[[{}盆景文化:历史文化:盆景历史|更多...]] </WRAP> <WRAP half column> ==== 最近更新 ==== <box 100% | > {{changes>ns=相关文献,盆景文化,盆景分类,风格流派,资材百科,技艺养护,名师佳作,艺术同源,-wiki,-playground&count=10&render = list(signature, nodate,nocomments, nouser)}} </box> </WRAP> ==== 标签 ==== ~~TAGCLOUD:number~~ ==== 版权声明 ==== <WRAP center round important 100%> * 本站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、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。部分内容和图片收集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、交流之用/禁商用,本站对侵权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识别能力,如有侵权,请[[jdhlp2010@hotmail.com|联系我们]]立即删除引用!\\ * 本站是自由的开放的学习交流知识性网站,本站声明原创的内容可以转载,但希望在转载传播时做到自由、公开、免费,并尽量保留文献来源链接!\\ * 本站为非营利性个人网站,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经济捐助和营利广告! </WRAP> ==== 投稿 ==== 由于本站程序DokuWiki语法的特殊性,为了您方便创建、更新内容,可直接发邮件[[jdhlp2010@hotmail.com|投稿]](不支付稿费),我们帮您整理并署名免费发布。 ==== 友情链接 ==== <wrap lo>[[https://www.360read.org|360阅读]]</wrap> <wrap lo>[[http://www.oldcheetah.com|Oldcheetah's website]]</wrap> <wrap lo>[[http://www.iroader.me|生活清道夫]]</wrap> <wrap lo>[[http://www.pbegolf.com|PEB高尔夫]]</wrap> 首页.txt 最后更改: 2020/11/15 16:38由 penjing 登录